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空身幻影-李光裕雕塑個展

台灣的雕刻始於史前時代,史前時代的雕刻橫亙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出土的文物中,媒材包括,石質、木質、獸骨獸牙等等,銅雕在台灣的出現相當晚,前期還是以木雕、土雕、石膏為主,等到國民政府撥遷來台,為了建立權威而製造偉人銅像,以銅為媒材的雕刻才大大的躍上台灣的舞台。
  
  台灣雕刻在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時期都追求寫實,其原因分別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教育皆來自日本,而日本當時正接納羅丹雕刻的觀念技巧,雖然是寫實風格,但也融入自身文化,觀照自然、人性,而且日治時期在台灣實行的教育大多是關於農業、工業,對於美學思潮的教育並不重視,甚至沒有美術的專門學校,因此此時若要進修美術,只能到日本留學,此時的代表人物是雕刻家黃土水;等到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因戒嚴而對藝術思想多所控制,此時期大量鑄作偉人銅像,對於媒材的運用有限,且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創作對象大部分是描述農村生活。
  
  生於1950年代的李光裕老師的作品媒材大部分是銅雕作品,其中較貼近我們生活的是位於捷運台大醫院站的《小公園》,以及位於同位置的另一件公共藝術作品《蓮花持》。李光裕老師的作品多結合了佛教、自然、手掌,以三者呈現作品的思想,以手來呈現是因為「手」代表了人類情感、語言以及實踐的化身,而以手掌這樣占有實體、力量的對象,要如何將之與自然融合呈現?李光裕老師將原應厚實的手掌做了如同書法般寫意的扭曲,讓手掌不再囿於肌肉和骨骼的變化,而是讓手如同柳葉一般隨風飄逸;又或是將手化作五指山,除了五指之外不再具有手的特徵,而是具有山一般的厚重穩固。李光裕老師對手的操作中逆溯出思想性的整理,雙手的操作在於「直觀」,而直觀是形象思維的一種模式,從操作中發現造型語彙和造型方法的歸整,正是李光裕老師的操作核心。

  另外一個人和自然合一的作品《無逝歲月》,完美的女體靜靜沉眠於荷花葉中,寧靜中感受不到歲月的流逝;在《雲手》這個作品,顯示李光裕老師除了銅雕之外,也以不鏽鋼具有光滑亮麗特性的這種材質創作來表達雲的流動,而且不銹鋼材質可以將環境包含進作品中,使觀賞者本身也成了被觀賞(無論是被他人或是被自己)的對象。除了和自然融合之外,佛教、手印也是李光裕老師的雕塑中常見的主題,《早春》以彌勒為靈感的頭部塑像協和寧靜,沒有頸部只以一隻手掌撐起,使觀賞者畫面專注於人物的表情,《空山》作品的胸口被挖空,「空」代表的是空間上的「沒有」,同時卻也是畫面中、心靈中的「有」。


(實習生柯惠晴)
  
◎展覽副標:李光裕雕塑個展A Solo-Show by Lee, Kuang-Yu
◎策展人:廖仁義教授 Curator: Liao Jen-I
◎展覽日期:2009.4/10~2009.6/14
◎開幕時間:2009.4/10(五)下午五點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1F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印象畫廊
張貼者: kdmofaintern 位於 下午 8:1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