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0日 星期四

2009/04/13 志工教育訓練 課程筆記

各位實習生們,若有錯誤部分,煩請告知!以利修改!
記錄人/小玫 (蕭淑玫)
--------------------------------------------

關渡美術館 2009/04/13 志工教育訓練 課程筆記

壹、雕塑鑄銅的製成步驟

(1)塑形:發想並構思作品造型,以陶土捏製,完成與設計
圖一樣的立體原形

(2)翻模:轉換材質—多數使用石膏、樹脂、玻璃纖維等。
翻模時通常使用〝鉀肥皂〞,作為隔離劑,另可
使用凡士林、地板臘,則一使用

(3)修模:石膏和玻璃纖維

(4)鑄銅:常用兩種
1、翻砂(砂模鑄造法):
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複使用;缺點
是鑄模製作需時,而且不能不能被重複使用,因為要取得
成品,必須破壞鑄模。
2、脫膜(脫腊鑄造法):
用蠟來鑄造的方法一般稱為精密鑄造法,用矽膠為內層,
玻璃纖維塑型。多用於表面精度要求極高,鑄造表面光滑
之鑄件

(5)銅上色:
1、主原料為硝酸。
2、主要有
黑色—硝酸銅
咖啡—硝酸鐵
綠色—硝酸銅(稀釋)
金黃—硝酸亞鐵
藍色銅綠—四號銅綠
3、先高溫火烤200度後,瞬間噴上用水稀釋過後的硝酸銅,
重複動作。稀釋的比例,建議由淡轉濃。

(6)打蠟:功用—
1、保持光澤
2、幫助藥水使之不氧化
3、地板蠟(西門子地板蠟)即可
4、用微濕棉布,每半年擦拭一次,即可保存。

2009年4月28日 星期二

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

可以納入實習的相關講座‏

大家想參加這些講座的話請先回信跟我報名~~ (統計人數用。 )

之後可以繳交心得(字數不拘)及照片(五張內),一星期內喔~,可納入實習時數。

※ 報名和心得一樣是寄給我~謝謝~ (阿嵐 k0184029@yahoo.com.tw )

※講座共四場,5/5(二) . 5/7(四) . 5/12(二) .5/19(二)


1.「行為與觀念藝術」座談會

美術學院姚瑞中老師邀請到美術系校友回娘家分享創作心得,
以及原住民行為藝術家現身說法,
歡迎同學把握機會與他們面對面暢談!

地點:美術學院215教室
主持人:姚瑞中老師

5月 5 日
美術系校友高俊宏的創作歷程



每週二 13:00~15:00


5月12日
美術系校友崔廣宇的創作歷程


5月19日
原住民行為藝術家
瓦旦‧塢瑪的創作歷程




【高俊宏】

藝術是透過創作活動所進行的自我修正
它並非永遠向前探索
更多時候是向自我內縮的過程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高俊宏自1995年起便在台灣各地投入行動藝術的嘗試,以身體探索自我的位置,並藉此討論藝術的可能性。高俊宏的行為藝術顛覆了傳統美學的價值觀,廣泛地運用「表演」的概念,來傳達自我的理念以及其對美學的挑戰。2006以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家計畫 一個太遠的緬懷》,獲得第五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
個人網站 http://kaoart.myweb.hinet.net/about.htm

【崔廣宇】

我的東西看起來無厘頭,但其實反映的都是我和環境對話、磨合的過程。

199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的崔廣宇,擅長具觀念性的錄影藝術。他將嚴肅的社會議題轉化成搞笑的表演方式,促使觀眾有興趣看他的作品與思考。曾獲得台新藝術獎、參加台北雙年展、前往多國參加雙年展與駐村,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他的旅遊行腳、居住城市的點滴,也回應每個城市居地的當地人文風情,講述著現代性和超現代性。


【瓦旦‧塢瑪】

我嗜毒成癮,每天兩包煙並不能滿足我…我喜歡可口可樂有古柯葉成份混合含有咖啡因的可樂果,再加上碳酸液體。這些東西通通進入我身體後,霎那間我著實被迷感,似乎也有一種被強姦的感覺!

瓦旦.塢瑪,1958年生,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原住民。政戰學校政治系畢業。2000年起,參與「國際身體表演藝術節」等行為藝術節製作,並於2004年發表《禁止攝影》(臺北華山)後,陸續展開行為藝術作品,受邀於「日本國際行為藝術節」(2004-2006)、「台灣國際行為藝術節」(高雄2004、高雄/臺北2005)、「澳門國際行為藝術節(MIPAF)」、「搞關係:兩岸行為藝術家交流」、「拉美三國亞洲行為藝術節」 (聖地牙哥、瓦爾帕萊索、布宜諾斯艾利斯、蒙地維多) 、愛爾蘭與北愛爾蘭國際行為藝術節 (庫克城、都柏林、北法斯特)(以上2005)、「第四屆北京大道現場藝術節(國際行為藝術節)」(北京2006)等。(文取自2007台北國際行為藝術節)


~~~~~~~~~~~~~~~~~~~~~~~





2.卓越計畫專題講座

講者:澳洲原住民當代藝術資深策展人 Djon Mundine(瓊.孟丹)
講題:當一棵樹在森林中倒下──探討澳洲原住民藝術的 6個面向──身分定位、確實度與「藝術」層面
If a Tree Falls in a Forest- Six phases of Aboriginal Art - identity, authenticity and “Art”
時間:98年 5月7日(四)14:00~16:00
地點:美術學院 F215 教室


Djon Mundine O.A.M. Bandjalang People

Djon Mundine is a member of the Bandjalung people of 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Djon has an extended career as a curator, activist, writer, and occasional artist and is reknown as the concept curator for the Aboriginal Memorial installation permanently exhibited at 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Djon was awarded an OAM in 1993 and was Research Professor at Minpaku Museum of Ethnology in Osaka over 2005-2006. He is currently Indigenous Curator-Contemporary Art at the Campbelltown Art Centre.
瓊 .孟丹
瓊 .孟丹 (Djon Mundine) 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洲北方的Bandjalung部落, 主修澳洲原住民藝術與歷史,為澳洲及國際性原住民當代藝術展覽的資深策展人,同時也是藝術顧問、作家、並從事藝術創作。瓊 .孟丹為推廣澳洲原住民藝術的國家級重要人物,他為負責澳洲國家美術館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 原住民藝術的策展人,其所策劃的「澳洲原住民回顧展」為該館最具代表性的常態展之一。此外,他亦為當代博物館澳洲原住民暨托勒斯海峽藝術的資深策展人 (Aboriginal & Torees Strait Islander Programms at th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ydney) 。
瓊 .孟丹在過去二、三十年來,於全球各地積極推展澳洲原住民藝術包括歐洲、美加、亞洲等地,他在藝術方面的傑出貢獻,使他於1993年獲頒澳洲國家服務勳章 (OAM, Medal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他並於2005至2006年間於日本大阪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中心擔任客座教授,目前出任澳洲雪梨坎伯當藝術中心原住民藝術策展人,並於澳洲各大藝術學院授課。
瓊 .孟丹曾於2003年2月訪台 ,參與由其策展於當代藝術館展出之「圖騰大地:澳洲當代原住民藝術展」。該展曾於德國、 西班牙、 巴西 、美國等地巡迴,並於2003年2月15日至4月20日在台北展出, 廣受各界熱烈迴響。這也是澳洲在台推動原住民藝術交流相當重要的一個展覽。

空身幻影-李光裕雕塑個展

台灣的雕刻始於史前時代,史前時代的雕刻橫亙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出土的文物中,媒材包括,石質、木質、獸骨獸牙等等,銅雕在台灣的出現相當晚,前期還是以木雕、土雕、石膏為主,等到國民政府撥遷來台,為了建立權威而製造偉人銅像,以銅為媒材的雕刻才大大的躍上台灣的舞台。
  
  台灣雕刻在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時期都追求寫實,其原因分別是:日治時期台灣美術教育皆來自日本,而日本當時正接納羅丹雕刻的觀念技巧,雖然是寫實風格,但也融入自身文化,觀照自然、人性,而且日治時期在台灣實行的教育大多是關於農業、工業,對於美學思潮的教育並不重視,甚至沒有美術的專門學校,因此此時若要進修美術,只能到日本留學,此時的代表人物是雕刻家黃土水;等到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因戒嚴而對藝術思想多所控制,此時期大量鑄作偉人銅像,對於媒材的運用有限,且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創作對象大部分是描述農村生活。
  
  生於1950年代的李光裕老師的作品媒材大部分是銅雕作品,其中較貼近我們生活的是位於捷運台大醫院站的《小公園》,以及位於同位置的另一件公共藝術作品《蓮花持》。李光裕老師的作品多結合了佛教、自然、手掌,以三者呈現作品的思想,以手來呈現是因為「手」代表了人類情感、語言以及實踐的化身,而以手掌這樣占有實體、力量的對象,要如何將之與自然融合呈現?李光裕老師將原應厚實的手掌做了如同書法般寫意的扭曲,讓手掌不再囿於肌肉和骨骼的變化,而是讓手如同柳葉一般隨風飄逸;又或是將手化作五指山,除了五指之外不再具有手的特徵,而是具有山一般的厚重穩固。李光裕老師對手的操作中逆溯出思想性的整理,雙手的操作在於「直觀」,而直觀是形象思維的一種模式,從操作中發現造型語彙和造型方法的歸整,正是李光裕老師的操作核心。

  另外一個人和自然合一的作品《無逝歲月》,完美的女體靜靜沉眠於荷花葉中,寧靜中感受不到歲月的流逝;在《雲手》這個作品,顯示李光裕老師除了銅雕之外,也以不鏽鋼具有光滑亮麗特性的這種材質創作來表達雲的流動,而且不銹鋼材質可以將環境包含進作品中,使觀賞者本身也成了被觀賞(無論是被他人或是被自己)的對象。除了和自然融合之外,佛教、手印也是李光裕老師的雕塑中常見的主題,《早春》以彌勒為靈感的頭部塑像協和寧靜,沒有頸部只以一隻手掌撐起,使觀賞者畫面專注於人物的表情,《空山》作品的胸口被挖空,「空」代表的是空間上的「沒有」,同時卻也是畫面中、心靈中的「有」。


(實習生柯惠晴)
  
◎展覽副標:李光裕雕塑個展A Solo-Show by Lee, Kuang-Yu
◎策展人:廖仁義教授 Curator: Liao Jen-I
◎展覽日期:2009.4/10~2009.6/14
◎開幕時間:2009.4/10(五)下午五點
◎展覽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1F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印象畫廊
張貼者: kdmofaintern 位於 下午 8:15

實習生blog

未來資訊除了mail外
也會在此公佈